很多药业手册、广告或科普书籍都把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疾病,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疾病相比。我们认为:这不但不严谨,而且会误导病人,所以有必要给它一个“正名”。坐骨神经是人体最长的神经之一。它从脊髓腰部的神经根中传出,从臀部的梨状肌下面取出,分布在大腿后面、小腿和脚上,指挥肌肉运动,传递皮肤感觉。正常人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在身体的五个腰椎中,下面的第四、五个腰椎负担最重,活力最大,易发生退变和老化。长时间劳损或突然扭伤,可使腰椎间盘向侧后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坐骨神经根,导致充血、浮肿、粘连等临床表现。腰部突出的一侧疼痛,通过臀部放射到大腿后部,直至小腿和脚部,有时还会出现麻木,咳嗽加重。这是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就像发烫一样,只是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如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或脑膜炎等。
造成坐骨神经痛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且多为第4~腰椎间盘或第5腰椎间盘~骶骨间椎间盘突出。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痛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在骨科门诊,我们发现除了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外,还有很多疾病也可以引起这些症状。常见的症状有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梨状肌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管肿瘤等。但有时,一些医院和非骨科医生在匆忙诊断下一个“坐骨神经痛”后,对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患者进行盲目对症治疗,而不是追究深层病理原因,而是对其治疗不负责任。
所以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应亲自为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检,并协助使用X线片,CT、MRI(磁共振)等,对病情进行合理的病理诊断,才能对病因进行治疗,真正清除病人的痛苦。值得注意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一定能体现为坐骨神经痛。身体有五个腰椎,与之相对应,有五对腰神经根,部分第四腰神经根,第五腰神经根和第一腰神经根、2、三骶神经根构成坐骨神经,第二、3神经根和第4腰神经部分纤维,仅参与构成分布在大腿前的股神经,不参与坐骨神经构成,因此第1~2或第2~3或第3~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引起股神经受压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抬腿无力,大腿前部或内侧皮肤感觉迟钝;有的腰部5~骶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坐骨神经痛。有的发病初期或整个发病过程可能只表现为腰痛,有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当你走几百米的路时,你会感到下肢酸痛无力,你必须休息或弯腰蹲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有的患者只感觉四肢发冷;有的患者严重瘫痪,下肢无法活动,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