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老年人的骨骼钙质容易流失,这样容易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当然,没有人愿意骨折,因为除了痛苦,还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所以老年人还是要合理预防骨折。如何预防呢?
1、经常晒太阳。老年人不要总是呆在家里。他们应该经常在户外做适当的运动。多晒太阳是补钙的好方法。温暖的阳光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减少钙的流失,增强骨骼强度,降低骨折的概率。
2、经常锻炼。很多人认为人老了应该减少锻炼,经常呆在家里或者躺在床上休息。其实人像机器一样,身体经常不运动会“生锈”,出现肌肉无力、全身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缺钙的表现。因此,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慢走、打太极拳等。如果不能下床,也要在床上锻炼,比如屈伸关节,放松肌肉。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的吸收,减少钙流失,增强骨骼强度,防止骨折。
3、防止摔倒。行走时注意地面环境安全,浴室安装扶手;出门可以用手杖,下雨下雪天不要出门,这样可以降低摔倒的风险。
骨折护理
1、病人饮食要合理,营养丰富,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可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3、鲑鱼降钙素;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减少精神病人骨折的发生十分必要。
2、老年、体质虚弱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应有专人照顾,尤其是上厕所或洗澡时,应有人帮助他们,以防摔倒;在浴室里安装扶手、防滑砖或防滑垫;地板应平整,尽量减少台阶等障碍物。
3、精神症状突出的患者,如兴奋、躁动等,应及时治疗,尽早控制其精神症状,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其发生暴力攻击。
4、病人应定期进行生化和物理检查,及时正确处理异常情况,减少事故发生。
以上四点已经介绍过了,那么除了这些,还应该注意什么呢?家庭成员应该鼓励患者进行适当户外活动,而不是一直呆在家里。现在大部分都适合老年人活动,比如跳舞、下棋、围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这有利于他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