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危害不容忽视,然而许多患者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些危害,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若能在疾病早期及时治疗,治愈的可能性相当高。为此,下面将详细阐述骨关节炎的危害及其早期治疗方法。
骨关节炎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骨关节炎的危害与其症状密切相关,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尤其在下蹲、上下楼梯等动作时疼痛加剧。随着病情进展,长时间平地行走也可能引发疼痛。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如膝盖屈伸困难。最严重的危害是关节严重畸形、脱位,最终导致关节丧失行走和站立功能。
早期骨关节炎可以通过运动康复吗?
对于早期骨关节炎症状较轻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运动,能显著改善症状,但效果因人而异。例如,多数白领患者因运动不足致病,吕燃医生建议进行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度的训练;而对于因运动不当导致的骨关节炎患者,则建议减少相关运动,选择对疾病有益的训练方式。
早期的骨关节炎如何治疗?
骨关节炎应采取阶梯式治疗策略。早期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减少不健康运动、控制体重、局部保温等。在此基础上,可配合非药物治疗,如理疗、针对性康复训练及中医针灸、手法等。若疗效不佳,可考虑药物治疗,原则上优先选择外用药物,其次口服,尽量避免注射。若所有方法均无效且病情严重,可考虑手术治疗,尽量选择小型手术。
若骨关节炎出现疼痛,可适当服用止疼药缓解,但不宜长期依赖,因为止疼药无法根治疾病,且可能产生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