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刺
“骨刺”也叫“骨质增生”,是关节退化的典型表现, 因为在影像学中它的外形像“刺”一样,所以常被人们通俗的叫做“骨刺”。骨刺可以发生于人体全身骨骼的很多地方,其中最常见于脊椎及关节周围,脊柱最多见于椎体边缘及小关节周围。
骨刺的产生
骨刺的产生是人体骨骼系统生理性退变过程中,骨骼系统受到反复的外力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增生性反应。正常关节表面有一层软骨膜用以保护其下的骨组织不被磨损,破坏。当关节软骨经磨损、退变后,失去了对骨的保护作用,引起软骨下骨在各种力的刺激下,反应性地产生骨质的增生,即在X线片中所见的骨刺。
中医解析
骨刺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
1、病理学,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组织学,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3、生物力学,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
4、生化改变,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
5、营养学,骨刺的根本原因是缺钙。是应力反应的结果。
骨刺的产生
骨刺,其实不是一个正确的医学名词,正确的学术名应该为“骨疣 ( Bone Spur )”。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骨刺的产生,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从而在骨头表面形成了一层钙化物质,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然而,骨刺并非老人家的专利,由于工作型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或是姿势不正确及反复使用某个关节的工作族群,如家庭主妇、老师、金融工作者、计算机族、工厂作业员等等,都可能因为过度使用及使用不当,造成关节部位的骨骼与软组织过度磨损。如果再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使脊椎提早发生退化现象,而诱发骨刺的发生。甚至有国外的文献报道,人到了20岁以后就会出现退行性变,容易出现骨刺现象。因此,骨刺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可能发生
骨刺疼痛的原因
骨疣一般好发于活动较频繁的关节,由于这些关节长时间反复使用,因此很容易发生磨损与退化的现象。而身体容易诱发骨刺生长的地方包括颈椎、腰椎、膝关节、脚跟,另外,手指跟手肘也是骨刺容易发生的部位。
长了骨刺是不是就一定会痛呢?骨疣会不会引发症状,要看是否有压迫到神经根或是脊椎,如果没有的话就不会有什么让人不适的症状产生。相反,如果对血管造成了压迫,那就会出现头晕。而如果骨刺刚好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或是压迫到脊椎,就可能会有身体僵硬不能灵活弯身、疼痛、红肿、麻痹、关节变形、肌肉无力等症状。
在临床中遇到得最多的“骨刺痛”就是“跟痛症”,它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脚底疼痛,症状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否则就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骨刺易与椎间盘突出混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腰部长了骨疣,由此引发的疼痛有时还很容易和腰椎间盘引起的腰腿痛混淆。很多的病友反复腰痛,一到医院拍X线发现有腰椎的骨刺形成,于是不问所以然,就去买一些骨刺贴什么的去使用,用完之后确实好了一些,于是以为自我诊断对了,于是继续用。后来慢慢的,除了腰痛之外还出现了下肢的放射痛,还有伴有麻木了,才急急忙忙的去医院看,医生一检查就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刺引起的腰腿痛和椎间盘引起的腰腿痛其实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前者是静止的时候痛,那时因为静止时血流减慢,疼痛部位的缺血缺氧加剧,所以疼得厉害,因此一些患者早晨起床的时候特别难受,反而慢慢下地走开了之后,血液循环好了,疼痛也就缓解了。而腰椎键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却不同,会越走越痛,因为走路增加了腰椎的负重和压力,导致突出加重,疼痛加剧。
预防骨刺需要多活动
患有骨刺的老年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以后还能否运动, 怎样运动?
答案是肯定的。骨刺患者需要多运动, 但这种运动必须“适量”,不能过于剧烈。从实践上看,骨刺患者中有很多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这多与他们经常劳动、运动有关。经常运动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使骨变得粗壮,而且即使患有骨刺其疼痛感也差得多。不运动的人,肌肉血液供血不足,往往造成肌肉营养缺乏而萎缩,肌内的弹性下降,特别容易患骨刺,而且一旦患病,其疼痛感强烈。但是患有骨刺的人在运动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剧烈运动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受力不均、负荷过重,反而加重骨刺病情。
2、把握运动的强度:在骨刺急性期, 疼痛加重, 要尽量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量, 患者可适当卧床休息, 通过休息来减少受累关节的机械性刺激。
3、注意防寒:病情在恢复期间,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环境因素刺激,因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对关节、肌肉、神经等组织可诱发炎症的产生。如长期固定某一姿势工作的患者,应注意在工间休息时变换一下姿势。
4、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刺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