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热线:4006567168

康骨堂 骨折病人有什么康复方式
来源: | 作者:康骨堂 | 发布时间: 2025-04-24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面对骨折疾病的发生,骨折疾病患者变得不知所措。似乎除了冷静地面对它,没有别的办法了。危害明显,护理措施必不可少。让我们来看看骨折患者常见的康复方法。

许多人认为骨折手术后应卧床休息,不宜随意移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恢复。事实上,专家指出,骨折康复训练是预防疾病发病和促进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骨折锻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临床上,根据骨折的术后恢复情况,骨折的运动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初期骨折后1-2周内,康复训练主要为患侧肌主动舒缩,骨折上下关节暂时不活动。目的是促进患侧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中期骨折2周后,上下关节活动开始。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晚期骨折已达到临床恢复标准,外因已拆除。在此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强骨折周围和全身的关节活动,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骨折后运动非常重要。骨折的治疗不仅仅是复位、固定和等待康复。运动在骨折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骨折治疗也有“三分治疗,七分运动”的说法。运动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帮助康复,还能让患者更快地康复。骨折后运动有三个好处:

首先,促进肿胀,避免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肢体损伤会出现肿块。如果硬块不及时清除,就会导致相应的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也会发生在肌肉和肌腱、肌腱和滑膜之间,以及关节,从而影响张力反射的功能。因此,骨折后,许多人会觉得骨折周围的关节不如以前那么活跃,有些人甚至肿胀畸形。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避免。

二是促进骨折愈合。通过康复训练,反复舒缩伤肢肌肉,可以增强骨裂的垂直挤压力,减少骨裂间隙,使骨裂更加稳定,改善骨裂的营养,促进骨折的愈合。功能训练还可以纠正细微的骨折错位,也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三是防止血栓形成。对于长期卧床不起的骨折患者,由于肌肉没有收缩运动,血液循环会变慢,当血液在受损的血管中缓慢流动时,很容易形成血栓形成。小血栓形成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形成较大,从血管壁脱落,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可引起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堵塞,甚至猝死。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增强受影响部位周围血管壁的弹性,使血液循环顺畅,防止血栓形成。

阅读以上内容后,我们应该已经知道骨折患者术后的预防措施。健康的身体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操作,我希望你能珍惜它,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